出处:按学科分类—语言、文字 中华书局《汉语成语大词典》第943页(270字)
用诗歌表达作者的思想和志趣。
《宋书·谢灵运传》:“诗以言志,赋以敷陈。” 原作【诗言志】。《尚书·舜典》:“诗言志,歌永言。”蔡沈传:“心之所之谓之志,心有所之,必形于言,故曰诗言志;既形于言,则必有长短之节,故曰歌永言。”清·钱泳《履园丛话·谭诗·总论·四》:“诗言志也,志人人殊,诗亦人人殊。” 也作【诗以道志】。
《左传·襄公二十七年》:“文子告叔向曰:‘伯有将为戮矣,诗以道志,志诬其上,而公怨之,以为宾荣,其能久乎?幸而后亡。’”《庄子·天下》:“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