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语言、文字 中华书局《汉语成语大词典》第1319页(253字)
征:讨伐。
指出兵讨伐而不会遇到抵抗。形容仁义之师所向无敌。语本《汉书·严助传》“淮南王安上书谏曰:‘……臣闻天子之兵,有征而无战,言莫敢校(jiào)也’”。
颜师古注:“校,计也,不敢与计强弱曲直。”《文选·陈琳〈为曹洪与魏文帝书〉》:“虽云王者之师,有征无战,不义而强,古人常有。”唐·陆贽《论关中事宜状》:“侧闻伐叛之初,议者多易其事,佥谓有征无战,役不逾时。”清·袁枚《为黄太保贺平大金川表》:“我圣母覆物仁慈,挽回和气,故能有征无战,惟断乃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