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汉语成语大词典

子虚乌有

书籍:汉语成语大词典 更新时间:2018-09-27 15:07:57

出处:按学科分类—语言、文字 中华书局《汉语成语大词典》第1414页(542字)

汉司相如作《子虚赋》,假托子虚、乌有、亡是公三人互相问答。

后用以称实际上并不存在的人或事物。《汉书·叙传下》:“文艳用寡,子虚乌有,寓言淫丽,托风终始,多识博物,有可观采,蔚为辞宗,赋颂之首。”《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五》:“然其事为理所宜有,固不必以子虚乌有视之。”郭沫若《稷下黄老学派的批判》:“这一节话和‘关尹清贵’的思想很相符合,论理当不会是子虚乌有之属。” 也作①【乌有子虚】。《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一》:“都察院蟒……尝两见其蟠迹,非乌有子虚也。”清·孔尚任《桃花扇·凡例》:“朝政得失,文人聚散,皆确考时地,全无假借;至于儿女钟情,客宾解嘲,虽稍有点染,亦非乌有子虚之比。”②【乌有先生】。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乌有先生’者,乌有此事也。”宋·李清照《感怀》:“静中我乃得至交,乌有先生子虚子。”清·刘瀛珍《〈聊斋志异〉序》:“今乃得其遗稿若干首,奇情异采,矫然若生,而无是公、乌有先生又吁吁然来矣。”③【凭虚公子】。

《文选·张衡〈西京赋〉》:“有凭虚公子者,心多(chǐ)体(tài)。”(奓:通“侈”。:通“泰”。)④【乌有翁】。宋·陆游《六言》:“乌有翁边贳(shì)酒,无何乡里寻花。”(贳:赊欠。

)

上一篇:子女玉帛 下一篇:汉语成语大词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