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能为力
书籍:汉语成语大词典
更新时间:2018-09-28 12:17:48
出处:按学科分类—语言、文字 中华书局《汉语成语大词典》第1112页(358字)
使不上劲。
没有能力或力量达不到。清·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卷八·史阁部书》:“使兵饷顿竭,忠臣流涕顿足而叹,无能为力,惟有一死以报国,不亦大可哀乎?”蒋光慈《鸭绿江上》:“他俩老人家深愤亡国的羞辱,同胞的受祸;但一木难支大厦,无能为力,因此退隐林泉,消闲山水。
”《四世同堂·六》:“即使他们有一份爱国的诚心,可是身衰气败,无能为力。” 原作【无能为役】。(役:事,役使。)《左传·成公二年》记载,齐、晋两国鞍之战之前,鲁、卫求救于晋,“晋侯许之七百乘(shèng),郤(xì)子曰:‘此城濮之赋也。有先君之明与先大夫之肃,故捷。克于先大夫无能为役。
’请八百乘,(晋侯)许之。”(郤子:晋军主帅郤克。乘: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这里指当时的战车,包括车上的战士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