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东西方艺术辞典

德国古典美学

书籍:东西方艺术辞典 更新时间:2018-09-08 12:57:22

出处:按学科分类—艺术 吉林教育出版社《东西方艺术辞典》第21页(955字)

指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以康德、费希特、谢林、歌德、席勒和黑格尔为代表的德国美学流派。

德国古典美学既是法国大革命的时代精神的产物,又适应落后的德国的现实中极端软弱的资产阶级的政治需要。古典主义美学家们基本上是资产阶级的代言人。

在法国大革命爆发以后,他们先是欢呼、赞美,之后是斥责、反对;既不满封建贵族,又无力承担起改革现实的历史任务,走向与现实妥协的道路。他们转向“纯粹观念”领域,想通过建立抽象的理论体系来达到法国大革命所达到的目的。

表现在美学领域,他们同样也把美学视为解决现实矛盾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德国古典美学是在德国哲学运动中发展起来的。

它以德国古典哲学作为理论基础,同时又是德国古典哲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从康德到黑格尔在德国进行的哲学革命,也是美学革命。

在当时社会历史条件的冲击下,他们运用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最新成果,对理性主义美学和经验主义美学作了批判继承,形成了既有唯心主义思想体系又有辩证思想的一系列美学理论。在对美的本质研究中,康德深刻地分析了审美活动的多种矛盾现象,认为美是客观事物的形式符合了人的主观目的。席勒和黑格尔注意到了人的本质与美的本质的内在联系,认为美和艺术是“人的对象化”,都是人“自我活动的结果”,开辟了联系主体与客体来探讨美的本质的道路。他们都把人作为美学研究的中心,使经验主义美学与理性主义美学得到一定程度的统一。

在艺术理论方面,他们接受并发展了现实主义原则。主张艺术从现实出发,描写“现实生活的旨趣”;强调艺术描写应以人物性格为“真正中心”,实现了西方传统的“情节中心论”向“性格中心论”的转变。

他们对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的经验加以总结和调和,认为艺术典型应是个别性与普遍性的统一,把对典型的研究向前推进了一步。

在艺术创作中,他们重视天才、想象、情感、理性的作用,既为当时的古典主义(现实主义)奠定理论基础,又为浪漫主义提供思想武器。

德国古典主义美学的实质是唯心主义。它企图通过审美来解决人内心的矛盾,以达到调和现实矛盾的目的。

德国古典美学是美学由近代发展到现代的转折点。它开启了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西方资产阶级多种美学理论,也为克思主义美学的建立提供了批判与改造的思想材料,堪称人类文化史中最值得珍贵的历史遗产之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