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钟
书籍:东西方艺术辞典
更新时间:2018-09-08 14:12:22
出处:按学科分类—艺术 吉林教育出版社《东西方艺术辞典》第297页(399字)
中国古代击奏体鸣乐器。
将若干铜制钟组成系列,挂于木架上(古称虚或簨虡),用小木槌击奏。各时代钟形制不一,枚数不等。殷商初,一般由3枚钟组成。春秋至战国时以9枚居多,也有12、13枚的。
汉以后,历代封建王朝对编钟的枚数与组合逐渐有了明确的规定。如唐代的大架编钟24枚,中架编钟16枚,按十二律组合;小架编钟14枚,按七部音阶组合。清代乾隆时为16枚,且钟的大小相等。1978年湖北随县出土的战国曾侯乙编钟共64枚,分三层悬挂。
编钟的形制先秦时为椭圆形,以后多呈圆形。现在出土的古代少数民族编钟形制各异。
一套编钟可以构成完整的五声音阶、六声音阶或七声音阶,有的甚至具备十二个半音。古代编钟广泛用于各种仪典及日常宴乐,并按等级制定出一整套用乐制度。
宋以后,编钟专用于雅乐。清之后几乎绝响。新中国成立后,编钟重获新生,成为民族乐队中最富民族特色的打击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