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东西方艺术辞典

彩调

书籍:东西方艺术辞典 更新时间:2018-09-08 16:32:55

出处:按学科分类—艺术 吉林教育出版社《东西方艺术辞典》第735页(416字)

中国戏曲剧种。

起源于广西农村。流传甚广,名称各异,有“调子戏”、“采茶戏”、“彩灯”、“大采茶”、“嗬嗨戏”等,1955年后统称为“彩调”。

其最早是“对子调”,由民间歌舞和说唱演变而成。清朝道光、光绪年间,受湖南花鼓戏、江西采茶戏、桂剧影响,渐成戏曲。

辛亥革命前后,进入城镇戏台。剧目、音乐及表演艺术渐趋丰富和发展。

唱腔分板、腔、调3大类,板腔变化繁复。曲牌有300余种。

伴奏左场为管弦乐,有调胡、扬琴、琵琶、三弦和唢呐、笛子等;右场为打击乐,以锣鼓为主。表演道具为扇子、手巾、彩带,花样繁多。表演艺术富于地方特色。1927年后,彩调一度衰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桂林桂华调子团、柳州市彩调剧团、柳州农民调子团等专业剧团相继成立。业余剧团遍及城乡。50年代一批出色演员,多为辛亥革命时一代名艺人之后。

传统剧目500余出,344出记录成本。

《刘三姐》和现代戏《三朵小红花》影响很大。

上一篇:卜万苍 下一篇:东西方艺术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