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东西方艺术辞典

冼星海

书籍:东西方艺术辞典 更新时间:2018-09-27 21:28:51

出处:按学科分类—艺术 吉林教育出版社《东西方艺术辞典》第469页(1147字)

【生卒】:1905—1945

【介绍】:

中国作曲家。

在苏联时曾用名黄训。原籍广东番禺,生于澳门一贫苦渔民家庭。自幼酷爱音乐。1918年入广州岭南大学附中(后升入大学)半工半读,参加乐队演出,拉小提琴,吹单簧管,并担任指挥。

1926年入北京艺术专门学校音乐系学习小提琴及作曲理论。1928年考入上海国立音乐院。

1928年夏,因参加学潮被勒令转学。1930年初到法国,生活贫困,一面作工,一面勤奋学习,曾先后从小提琴家奥别多菲尔学小提琴,从作曲家丹弟、杜卡等学理论作曲,后考入巴黎音乐学院学作曲和指挥。

这期间,曾创作歌曲《风》、《游子吟》、《d调小提琴奏鸣曲》等。1935年夏回国到上海。不久,投入抗日救亡歌曲创作和救亡音乐活动,同时在百代唱片公司担任音乐工作,在新华电影公司任音乐主任。抗日战争爆发后,参加上海救亡演剧队第二队,赴内地宣传抗日。

1938年春到武汉,在郭沫若主持的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与张曙共同负责音乐工作,推动当时以武汉为中心的抗日歌咏运动。这时期,他创作了大量抗战歌曲。

1938年11月,应聘赴延安,任教于鲁迅艺术学院,次年任音乐系主任。这一时期他创作了反映中国人民伟大的抗日斗争,表现出中华民族精神,具有民族特点的《黄河大合唱》等优秀音乐作品。

在教学中重视民族民间音乐的学习和研究,编写了《民歌研究》等教材,写有《论中国的民族音乐形式》、《民歌与中国新兴音乐》等论文。1940年5月为参加电影配乐工作离延安,年底辗转抵达苏联莫斯科。

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后,取道蒙古回国,因边境受阻,被迫折回乌兰巴托。1942年底返回苏联哈萨克共和国。

在苏联期间,他创作了不少大型器乐作品,如交响曲《民族解放》和《神圣之战》,同时,还写了一些以中国古为题材的独唱曲。1945年10月30日病逝于莫斯科的克里姆林宫医院。

噩耗传到延安,毛泽东作了“为人民的音乐家冼星海同志致哀”的题词。他短暂的一生,创作了大量音乐作品。

从巴黎音乐院学习归国后,毅然走上同人民群众相结合的创作道路,坚持并发展了从聂耳开始的革命音乐传统,创造出许多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反映了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人民拯救民族危亡,进行抗战的斗争生活。作品有:歌曲《救国军歌》、《青年进行曲》、《拉犁歌》、《热血》、《夜半歌声》、《只怕不抵抗》、《做棉衣》、《游击军》、《在太行山上》、《到敌人后方去》以及《三八妇女歌》、《打倒汪精卫》、《路是我们开》等数百首,大合唱《黄河大合唱》、《生产大合唱》等4部,交响曲《民族解放》和《神圣之战》,交响组曲《满江红》等4部,管弦乐《中国狂想曲》、《谐谑曲》,小提琴与钢琴的合奏曲《阿曼盖尔德》和《郭治尔·比戴》,以及独唱曲、独奏曲数十首。

上一篇:潇湘水云 下一篇:肖尔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