楮货

书籍:朝鲜文学艺术大辞典 更新时间:2018-09-08 09:46:09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吉林教育出版社《朝鲜文学艺术大辞典》第71页(405字)

高丽末年和朝鲜朝初年的纸币。

高丽末期经济凋敝,甚至铸造铁钱和银钱的原料亦皆匮乏。1391年,高丽设资赡楮货库,模仿中国会子、宝钞等纸币,制成高丽通行的楮货。1401年,李朝设司赡署,翌年发行楮货,并禁止布货流通。票面价值是:一张等于5升布,一疋等于2斗。随后政府又强制以布货购买楮货,禄俸也有一部分用楮货支给。楮货又分楮注与楮常纸两种。

楮注纸长一尺四寸,宽一尺六寸;楮常纸长一尺,宽一尺一寸。票面上有印鉴和某年所造格货等字样。

但当时人民不相信这种纸币,币值迅速下跌,不得不暂停使用。

1424年,李朝政府铸造朝鲜通宝作为楮货的辅助货币。1445年,再次实行只用楮货的政策,据《经国大典》,这时楮货的币值是:二十张等于常布一疋,一张等于大米一升,并被定为国币,使用于税收、禄俸等各个方面。但是,人民群众仍不愿使用它,实际上并未通用全国。

朝鲜朝中期以后,已停止使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