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邯郸辞典

淤田

书籍:邯郸辞典 更新时间:2018-09-10 02:50:43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科学普及出版社《邯郸辞典》第423页(636字)

改善土壤发展农业生产的重大措施。

所谓淤田,即决放河水,将淤泥流入田中,使瘠薄之地重变沃土,是一种改变土质,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有效方法。战国初期魏国西门豹在邺地(今磁县、临漳一带)用引灌挟带淤泥的漳河水的办法来改良或扩大耕地,趋利避害,造福一方。淤田的办法,在宋代得到广泛应用。宋熙宁年间(公元1068-1077年),政府特设淤田司专管此事,王安石重用程昉管理河防水利。

经修治漳河、洺河水,程昉“引漳、洺河淤地凡二千四百余顷”,并使沿河各县得退滩美田三四百里之广。百姓感其行,特向皇帝致书称颂。

王安石也向宋神宗申奏,赞赏程昉的功绩:“程昉尽力河北……所开、闭河四处,除漳河、黄河外,尝有溉淤及退出田四万余顷,自秦以来,水利之功未有及此者”(《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13)。淤出之新地多作官田,由政府召募客户承佃。

北宋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对河北地区的淤田表示称道:“深、冀、沧、瀛间,惟大河、滹沱、漳河所淤,方为美田。”《宋令要·食货》里说:“河淤肥浓,指望将来,水退悉为良田,倍获子利。”明代,对淤田亦有记载,正德《大名府志》卷二载:(秋涝后)“水退淤地,民就种麦圃豆,(来年)水泛而麦已登场,其所获殆加倍焉。”1963年8月,冀南遭受洪涝灾害,洪水退后,地处分洪区的漳河下游沿岸一带(俗称漳河套),土地平均增高数尺,全是红淤土,土质异常肥沃,此后数年当地农民基本没有往大田施肥,但夏秋庄稼连年丰收,这是自然淤田的结果。

上一篇:曹魏屯田 下一篇:邯郸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