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货币体系
出处:按学科分类—工业技术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中国丝绸辞典》第495页(930字)
是由联邦德国和法国建议,经欧洲共同体通过,为加强共同体成员国经济、政治合作而确立的欧洲经济和货币联盟目标和计划所采取的一种货币联合。
1979年3月13日正式生效,1985年底有成员联邦德国、法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丹麦、爱尔兰等8国。主要内容:(1)稳定成员国之间的货币汇率,使各成员国货币相互保持(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各国汇率波动幅度不得超过中心汇率上下各2.25%(意大利里拉可放宽为6%);对成员国以外的第三国货币实行联合浮动;(2)建立欧洲货币单位(European Currency UnitECU),代替过去的欧洲记帐单位。以10个成员国的货币(包括英国和希腊的货币)组成货币“篮子”,用加权平均法定值,作为成员国货币中心汇率的计算标准和提供国际结算的手段。至1985年已有世界各地120多家银行办理欧洲货币单位业务,1987年一种以欧洲货币单位计值的铸币开始在市场正式流通;(3)建立欧洲货币基金(EMF),各成员国交纳其黄金外汇储备的20%和相当数量的本国货币,以扩大现有的贷款能力,加强对现有货币市场干预力量,保持汇率的稳定,欧洲货币体系成立后,对大多数成员国货币之间的相对稳定,促进成员国经济增长和贸易发展有作用。我生丝对欧洲贸易,除以美元计价外,也有用德联邦马克的,总认为马克较硬,法国法朗、英磅和里拉都软。其实欧洲货币单位中的有关货币都是关联的的,其单独的升贬范围是有一定约束的。当然,里拉的上下幅度较大,必须注意。
1995年12月15、16日欧盟十五国国家元首在西班牙马德里议会宫高峰会上一致决定,今后欧洲统一货币名称为“欧元(Euro),否定曾写入马斯特里赫特条约104条中的“埃居”的名称。
并通过向经济货币联盟第三价段过渡的时间表,即有关法律框架等技术准备工作至迟于1996年底完成;在1998年初尽早的时候,确定首批加入单一货币的国家;自1999年1月1日启动“欧元”,并确定参加国家货币之间不可逆转的汇率,可流通的新债券以“欧元”发行;2002年1月1日起,“欧元”纸币、硬币上市流通,半年之后完全取代参加国货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