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铁镛

书籍:科协工作简明辞典 更新时间:2018-09-10 04:20:33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体、科学、教育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科协工作简明辞典》第272页(1071字)

【生卒】:1936—

【介绍】:

金属材料专家。

1936年9月3日生,辽宁铁岭人。中共党员。

现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国家教育委员会科技司司长,中南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1958年毕业于东北工学院(现东北大学)冶金系有色金属加工专业,后在中南矿冶学院冶金系、材料系任助教、讲师、副教授、研究所副所长、教授。

1985年任中南工业大学副校长。1991年任国家教育委员会科技司司长。

1996年5月当选为第五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

长期从事教育及科研工作,在难熔金属材料和金属塑性加工的主要领域揭示了钨钼材料的脆断机制,阐明了加工形变及热处理参数对脆断性影响规律,提出了钨钼材料的强韧化的途径和实施的技术方案;提出了掺杂钨丝的“气泡强韧化机制”和钾泡“弥散模型”;运用扰动理论导出了钾泡分裂的数学表达式,并得到了实验和实践的证实;提出了以质量不变条件代替体积不变条件,导出适合粉末坯条进行塑性加工的形变关系式,修正了国际通用的Moon公式;提出了“钾既是钨丝高温强化的必要条件,过量钾在晶界富集又是钨丝脆断的重要因素”的观点,并给出了钾最佳控制量,被实践证明是获得最佳强韧化效果的重要原则。

开展稀土对钨钼深加工材性能和徽结构作用的研究,研制出具有优异力学性能和特殊功能的稀土钨钼材。

在难熔低塑性材料加工形成、铝加工新工艺新设备研制以及金属塑性加工过程的数值模拟等方面都进行了有创新和开拓性的研究工作。

连续挤压技术被誉为金属塑性加工领域继连续轧制之后又一重大技术突破。大功率发射管栅极钼筒的研制,1982年获电子工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可控硅及电真空用钼板改进工艺提高质量的研究,1983年获冶金工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汽车电器用钨棒研究,1984年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汽车电器用钨接点研究,1985年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钨钼材料脆断及强韧化机理研究,1987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软铝加工新工艺和新设备(连续挤压)研究,1990年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1991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国家“七五”科技攻关重大科技成果奖。1992年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科技专家”和多次省部级荣誉称号。专着有《难熔金属材料及其加工》,主编《稀有金属加工手册》等。发表论文90余篇。

1995年7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上一篇:王淦昌 下一篇:科协工作简明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