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因理论

书籍:中国卫生管理辞典 更新时间:2018-09-10 13:31:17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中国卫生管理辞典》第185页(857字)

美国的行为科学家和心理学家凯利·韦纳等人提出来的一种心理行为分析理论。

他们所讲的归因是指,根据人的外部特征对他们内心状态所做的解释和推论。归因理论的研究主要包括三个内容:①行为的归因。

根据人的行为和外部表现,对其心理活动的解释和推论,这是社会知觉归因的主要内容。②心理活动的归因,研究人们心理活动的产生应归结为什么原因。③对人们未来行为的预测,即根据人们过去的行为表现预测他们以后在有关情境下会产生什么样的行为。目前归因理论的研究着重在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把行为归结为外部原因还是内部原因。按照凯利的归因模式,在人的知觉过程中,可以把人的行为归结为内部原因或外部原因。至于到底归结为内部原因或外部原因,要依据下述三个标准来决定,即:一贯性、普遍性、差异性。可依据上述三个标准来决定。归因理论目前着重研究的第二个方面是研究人们获得成功和遭到失败的归因倾向。韦纳提出了一种有关成功和失败的归因模式。他认为,成功或失败主要归因于四个因素,即:努力、能力、任务难度、机遇。

这四个因素可按三个方面来划分:①内因或外因。努力和能力属于内部原因,任务难度和机遇属于外部原因。②稳定性。能力和任务难度属于稳定因素,努力和机遇属于不稳定因素。③可控制性。努力是可控制因素,能力在一定条件下是不可控制的,但人们可以设法提高自己的能力,从这点讲又是可以控制的;任务难度和机遇是不能由人控制的。

韦纳的研究指出,人们把成功和失败归因于何种因素,对以后的工作态度和积极性有很大的影响。有的学者认为,归因理论把人们的行为主要归因于内在的心理活动,而忽略了人们心理活动产生的客观条件,而且多以儿童为研究对象,往往做出单因素的归因结论,而事实上成人的行为原因一般是多因素的归因,且受社会经济条件的很大影响。

归因理论忽略了这些,是其缺陷。但归因理论有助于了解人们的归因倾向,掌握人们归因的规律,以便指导和训练人们正确的归因倾向,正确地总结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从而调动人们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