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输入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中国卫生管理辞典》第250页(876字)
是国家通过各种途径从国外取得技术的一种技术转移方式。
其主要形式是许可证贸易和利用外贸引进技术。技术输入是发展国民经济的一条捷径,但马虎从事,易出差错,究其原因,计有四点:①缺少一支能够消化国外先进技术的科研队伍和生产大军。②对引进技术的配套工作筹划无方,实施无力。③有关部门对技术输入缺乏正确的政策指导和有效帮助,缺乏严格的立法和统一的领导。④未能发挥软科学人员和专业人员的参谋作用,常常一人说了算,失误太多。对外开放、输入技术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但在进行技术输入时,应确实注意适用原则,应反复进行可行性研究,避免重复引进和盲目引进,使有限的外汇发挥最大的作用。
为此,必须注意以下事项:①要进行反复的、充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与研究。分析技术输入的必要性要从国家这个全局出发,要从长远处着眼,不能只顾一个单位或某一地区的需要,不能以暂时的急需,轻率地输入技术。可行性的分析要着重分析“环境”和“素质”这两个方面,这里所说的环境主要指各种物质条件、资金条件和社会的环境条件,这里所说的素质主要是指技术素质和管理素质。②要狠抓配套和消化能力,这是保证使输入技术发挥应有效益的基本手段。引进技术的技术管理,主要是抓配套管理和消化管理,为此,必须重视为形成这两种能力的科研工作,没有一支专业化的科研队伍,配套和消化能力的形成就只能是一句空话。③要坚决纠正技术输入中的不正之风。
技术输入中的不正之风主要表现为官僚主义和以权谋私两个方面。不正之风,使某些人丢掉了国格民格,见小利而忘大义,拜倒在不法资本家脚下;也使某些人滥用蠢才、庸才,贻误党的事业,遭踏人民的钱财,大凡技术输入中的失误,莫不与不正之风有关。④必须发挥“硬”科学人员和软科学人员的主导作用。在技术输入中,决不能再允许那种外行当领导拍板、外行搞可行性分析、外行和外商进行谈判、外行具体负责一切输入事宜等怪现象的存在了。
技术输入中必须有懂行的专业技术人员当台柱子,有软科学人员当参谋,有国家有关部门的统一领导,才能使输入工作顺利进行并取得预期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