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发育
书籍:自然辩证法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17 04:04:32
出处:按学科分类—自然科学总论 天津人民出版社《自然辩证法辞典》第32页(624字)
指高等生物个体从受精卵开始,经过细胞分裂与分化、组织与器官形成直到性成熟为止的整个发展过程。
全过程大体分三段:胚胎发育阶段,从受精卵细胞分裂开始,按顺序发育至器官形成,个体成为雏形而完整的幼体为止。植物界从受精卵开始直到种子成熟为止。幼体生长阶段,成形胚胎先经过胚后营养生长,壮大机体,充实器官,加强功能而后继续生长为成体。性成熟阶段,个体在较长期生长之后,最终达到性成熟,成为能生殖后代的成熟个体。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个体的生理功能、组织结构、器官形态发生一系列的变化。经胚胎学的研究发现,生物胚胎发育过程有共同特点:(1)均从一个受精卵开始,说明多细胞生物起源于单细胞生物,同时也标志着生物界的统一性及其同一起源。(2)性状的出现有一定的顺序性。一般的性状比专门的性状出现早一些;先出现门的性状,其后才出现纲、目、科、属的性状,最后出现种和个体的性状。这说明生物界的统一起源及其亲缘关系。
(3)在初期总是重复着低等类群相应的性状,说明高等生物与低等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
从上所述,可得出一重要规律:“生物发生律”或称“重演津”,即生物个体的胚胎发育反应了系统的发展。在科学史上,关于个体发育的本质和程序有过长期的争论。
*先成论或称预成论者认为,成体的各器官在配子或受精卵中都已预先分化及形成。到18世纪70年代由德国的沃尔弗(Wolff,C.F.)提出*后成论或称发育论、渐成论后,先成论则被推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