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演变
出处:按学科分类—自然科学总论 天津人民出版社《自然辩证法辞典》第277页(1270字)
亦称“地球演化”。
指地球的形成和发展的历史。目前认为地球的年龄为46亿年左右。人们把这46亿年分为两个阶段,即地球演化的“天文时期”和地球演化的“地质时期”。
关于地球演变的“天文时期”提出了不同的假说。
德国哲学家康德和法国数学家拉普拉斯分别提出了星云说,他们认为地球是由炽热而旋转的星云,由于冷却凝缩,旋转加快,由中心天体分裂出来的。英国天文学家金斯(Jeans,J.H.)提出了气体潮生说,他认为原始太阳是灼热的、由极稀薄的气体组成的球体,由于一个质量比太阳大得多的星体从它旁边突然掠过,逐渐拉出一股炽热的气体流,当外来星体离去时,气体流冷却收缩,形成围绕中心天体运行的行星。
目前,比较流行的说法认为,地球的“天文时期”是许多微星的集合体,称为原地球。原地球在引力收缩和放射性元素蜕变释放的热能作用下,地球内部的物质发生熔融分异,比重大的元素向地心集中,形成地核,比重小的元素向地表移动,形成地幔,地幔物质进一步发生重力分异,在其外围形成地壳。原始地壳形成以后,地球内部熔融状态的岩浆物质,不断向地面侵入乃至喷出地表,加上陨星的撞击作用,使地表形态产生了高低起伏,但由于当时地球上的水圈尚未形成,因此,还没有海陆的分异。
几乎与地壳形成的同时,地球内部的挥发性气体随着岩浆喷出地表,形成了大气圈,由于地表温度的降低,大气圈中的水蒸汽渐渐凝结成水滴,降落到地表,汇聚成原始的海洋。
地球有了圈层分化便进入了地球演化的“地质时期”,这一阶段至今大约延续了36亿年左右。这个阶段又可以划分为5个时期。
前古生代是从地壳形成至距今5.7亿年前,这时地壳的活动性很大,海洋占绝对优势,只出现了小块稳定的陆核,大气圈是无氧和少氧的,海水的含盐度很低,只在前古生代的末期陆核进一步扩大,逐渐发展为稳定的古地台。这时,地球上出现了菌、藻类,即出现了生物圈。藻类的出现使大气圈和水体中的氧增加。地球上第一次出现了大冰期。
早古生代在距今5.7亿年至4亿年前。当时,海洋在地球上占据优势,海生无脊椎动物空前繁盛,经过加里东运动,稳定的地台区和陆地面积进一步扩大,大陆相对集中。晚古生代在距今4亿年至2.3亿年前,经过海西运动,地球上的陆地趋于联合,动物实现了从海生无脊椎动物向脊椎动物和从水生向陆生的飞跃,鱼类和两栖类繁盛,蕨类的出现使大地披上了绿装,北半球气候暖湿,南半球发现了冰川遗迹。中生代距今2.3亿年至0.7亿年前,这时地壳运动激烈,联合古陆解体,并逐渐漂移到现在的位置。
气候炎热干旱,晚期变得温暖湿润,植物以裸子植物和某些真蕨为主,晚期出现了被子植物,动物以爬行类为主,开始出现鸟类和哺乳类。新生代从距今0.7亿年至今,漂移的大陆逐渐演化到现在的位置,在地中海沿岸及其以东地区形成喜马拉雅山等一系列山脉和高原,在太平洋周围,地壳运动十分活跃,形成了岛孤、海沟和火山地震带。晚期气候变冷,出现了全球性大冰期。植物以被子植物为主,动物以哺乳动物为主。
第四纪出现了人类,人类的出现使地球的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