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移
书籍:自然辩证法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17 04:52:14
出处:按学科分类—自然科学总论 天津人民出版社《自然辩证法辞典》第368页(530字)
指天体光谱的谱线比地球上实验室中同样原子发射的谱线波长为长即向红端移动。
19世纪物理学上发现各种元素都有一定的原子光谱作为它的标志。即各元素原子光谱中的谱线均有特定的数目及特定的波长。并且不论天体上还是地球上都是一样的。这是物质世界的统一性的有力证据。在不同条件下,原子的光谱也会有微小的差异。如某些天体的光谱谱线出现红移;或相反,出现蓝移(或紫移)。
红移起因可能来自多种效应,一是多普勒效应。就象声学上着名的多普勒效应一样,波源向着我们运动,波长就缩短,谱线有蓝移;波源离开我们而去,波长就拉长,谱线就有红移;速度愈大,红移也愈大,又称速度红移。二是爱因斯坦效应。
按照广义相对论,在强引力场中(万有引力作用),使光源发出的光波变长,引起红移故称引力红移。
在天文学中,河外星系光谱的谱线绝大多数存在红移现象。这表明河外星系都在远离我们而去。
红移量Z用△λ/λ来表示。其中λ为谱线在实验室的波长;△λ为谱线在实验室中的波长同观测波长的差值。
按哈勃定律,河外星系的红移量与距离之间成正比关系。星系红移现象的发现,不仅丰富了人们对天体运动的认识,促进了现代宇宙学的诞生,而且对哲学上研究物质运动和时间空间也很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