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块构造
出处:按学科分类—自然科学总论 天津人民出版社《自然辩证法辞典》第470页(1004字)
20世纪60年代末期,由伊萨克斯(Isacks.B.)和麦肯齐(Mckenzie,D.P.)在海底扩张说的基础上提出的关于全球构造的学说。
这个学说的诞生,使地质学的传统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革。海底扩张说把人们的视线从大陆引向大洋。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刚性的岩石圈分裂成许多巨大的块体,称为岩石圈板块,它载驮在软流圈上做大规模的水平运动,这种运动导致相邻的板块之间发生相互作用,使板块的边缘成为地壳活动性强烈的地带。这种活动性主要表现为强烈的岩浆活动、地震活动、构造变动和变质作用等,有时也表现为快速的沉积作用。
板块边界主要有4种类型,即大洋中脊、俯冲带(贝尼奥夫带)、转换断层和地缝合线。大洋中脊扩张带是一种离散性或张裂性的板块边界,板块沿大洋中脊分裂并作离散运动,地幔物质从这里涌出,产生洋壳。
所以又称为生长性板块边界。这里有大量玄武质熔岩喷发,频繁的浅源地震及地堑式的断裂活动,受洋脊处高热流值的影响,新生的玄武岩普遍发生轻度的变质作用;海沟俯冲带是一种敛合性或汇聚性的板块边界。
相邻的洋壳板块和际陆壳板块沿俯冲带相向运动,洋壳板块俯冲在陆壳板块之下,逐渐潜没消亡,所以又称为消减性板块边界,由于板块在这里发生挤压碰撞,常引起强烈的地震和岩石的构造变动。
由于洋壳的俯冲熔融,还常引起岛弧上岩浆的侵入作用和火山作用,以及与岩浆活动和构造变动有关的变质作用,转换断层是剪切性的板块边界,沿转换断层板块既无增生,又无消减。转换断层多与大洋中脊近于垂直,并将大洋中脊切割成许多地段。由于板块沿转换断层剪切滑动,所以常引起地震活动和构造变动。
地缝合线是大陆内部的一种消减性板块边界,它是两个大陆壳相向运动的碰撞带和“焊接”线,这里不但会形成高耸的山脉,而且常常伴随有强烈的岩浆活动、地震活动、构造变动和变质作用。1968年法国地质学家勒皮查(Le Pichon)首先把全球的岩石圈划分为六大板块,即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其中除太平洋板块完全由洋壳组成外,其余五大板块既有洋壳又有陆壳。关于板块运动的驱动力问题,地质学界尚无统一看法,目前主张地幔对流的人较多,也有人认为是地幔物质在大洋中脊楔入的推力,还有人把板块掀斜的重力以及板块前缘的拉力等作为板块运动的驱动力。
由于板块构造学说问世不久,因此,尚有很多问题有待进一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