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自然辩证法辞典

顿悟说

书籍:自然辩证法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17 05:39:26

出处:按学科分类—自然科学总论 天津人民出版社《自然辩证法辞典》第684页(869字)

德国心理学家、格式塔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苛勒,根据他对猿的观察和实验,提出的一种学习理论。

这一理论与桑代克的试误说针锋相对。苛勒认为,学习是一种顿悟的作用而非尝试错误。当学习者观察到问题的整个情境,明了各部分的关系后,就会突然领悟到问题的关键所在。可以解决问题的过程并非个别线索一一被认识,而是线索的整个体系一下子被把握。

在一个实验中,把香蕉放在猿猴够不到的地方,同时向着香蕉在笼子附近摆一根棍子,这时猿猴能迅速地用棍子把香蕉够过来。苛勒解释说,由于猿猴将棍子和香蕉看作同一情境的两部分,它们构成了一个整体,很容易掌握。

再以接棍实验为例,笼外放有香蕉和几根竹竿,每根的长度都够不到香蕉。黑猩猩苏丹用一根竹竿失败后,先将一根推向前方,用另一根顶住第一根往前推,直到第一根竹竿接触到香蕉,仍未获得成功。

然而,在这次试验之后,苏丹背过身去玩弄竹竿时,立刻解决了问题。观察到的情形是,当他毫无目的地玩弄时,发现自己两只手上拿着的竹竿连接成一条直线时,就把较细的竹竿插入粗的(竹竿是空心的),然后,转身跳起来冲向笼栅去够取香蕉。苛勒认为问题的解决看来是突然到来的,却与头脑中新的“完形”的产生分不开。当动物在两根竹竿之间发现了新的关系时,“完形”突然闪现,动物骤然领悟,随着引起相应的动作去实现。

顿悟说与格式塔派的知觉观点是完全吻合的。他们认为,知觉是用直接的方式认识事物的整体,而不是对个别感觉的综合。

当我们看到不同的物体时,立即在知觉中产生一种结构,它在背景上突出出来。

苛勒还以自己的学说为根据,批评了试误说。

他指出,动物尝试错误的行为,完全是由于桑代克的试验设计所致。试验中,动物无法看到问题的整个情境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只能靠尝试错误去解决问题。

尽管如此,试误说还是揭示了学习过程的某些规律,特别是对于保持准确记忆、养成习惯。顿悟说更适于解释运用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

它将学习视为不断构成“完形”的过程,强调动机、理解、创造性思维等因素的作用。

上一篇:致密星 下一篇:夏皮尔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