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
书籍:自然辩证法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17 05:41:57
出处:按学科分类—自然科学总论 天津人民出版社《自然辩证法辞典》第700页(610字)
物质的分子下一层次的微粒,构成分子的结构单元。
原子由带正电荷并占有原子质量极大部分的原子核和绕核运动着的数目等于核电荷数的电子所组成。原子和原子核直径的数量级分别为10-8厘米和10-13到10-12厘米。
原子核由带正电荷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所组成,质子数即核电荷数,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为质量数。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原子称为一种元素。
不同元素的原子,核电荷数不同。单质由同一元素的原子组成,化合物由不同元素的原子组成。同一元素的具有不同质量数的原子称为同位素,它们的化学性质几乎相同,在周期表中占同一位置。元素的原子量是它所含同位素以=12.0000作标准所得相对质量的平均值。
现在已知的元素共有108种(原子序数从1到107及109的),已知的同位素约有2000/种。
在西方,古代原子论的创始人是古代希腊哲学家留基伯和德谟克利特,后来伊壁鸠鲁用朴素辩证法对原子论做了重大发展。
他们的原子论对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起了启蒙和先导的重要作用。19世纪初道尔顿和阿伏伽德罗等继承和发展了前人的原子论,建立起以实验为基础的近代原子分子学说,奠定了近代化学的理论基础。
但是他们仍认为原子是不可分和不可变的。1867年恩格斯指出:原子并不是可分性的极限。从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发现原子可分和可变以后,近代原子论发展为研究可变原子、原子结构和基本粒子的现代原子论,光辉地证实了恩格斯的预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