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自然辩证法辞典

情绪学说

书籍:自然辩证法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17 05:54:09

出处:按学科分类—自然科学总论 天津人民出版社《自然辩证法辞典》第788页(1066字)

有关情绪发生的原因、机制等问题的学说。

主要有如下六种:(1)詹姆士——朗格情绪说: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James,W.)和丹麦生理学家朗格(Lange,C.),先后于1884年和1885年提出的一种情绪理论。他们的基本观点认为,情绪是由于生理变化而引起的主观体验,是人对机体内部和外部变化的感知,没有这种变化就不会有情绪体验。(2)情绪丘脑说:美国生理学家坎农(Cannon,W.B.)根据丘脑受损伤则情绪消失,切除大脑皮层而丘脑完好时情绪依然发生的事实,认为丘脑是情绪的中枢。由于他强调丘脑在情绪发生中的作用,他的这一学说被称为情绪丘脑说。后来美国生理学家巴德(Bard,P.)通过实验发现,切除丘脑而保留下丘脑的仍可表现“假怒”,切除下丘脑之后,情绪就消失。他补充了坎农的学说,成为坎农——巴德学说。

(3)情绪下丘脑说:奥尔兹(Olds,J.)等人在本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初,用埋藏电极的方法进行“自我刺激”的实验。结果发现,在下丘脑的一些部位存在着奖励中枢,刺激这些部位就会产生快乐的情绪;在下丘脑的另一些部位存在着惩罚中枢,刺激这些部位就会产生痛苦的情绪。

于是提出认为下丘脑对情绪的产生具有重要作用的情绪下丘脑说。

(4)情绪激活说:指强调网状结构对情绪的产生起着“激活”作用的学说。它是林斯里(Lindsley,D.B.)以大量脑电图的研究为基础而提出来的。他认为,从外周感官和内脏组织传来的冲动,通过传入神经纤维的旁支进入网状结构,在下丘脑被整合与扩散,使间脑的觉醒中枢兴奋并激活大脑皮层,产生唤醒的效果。

激活作用包括引起警戒和注意,也包括情绪被激活。网状结构的作用在于激起、唤醒,是情绪产生的必要条件。(5)情绪的评估——兴奋说:为美国心理学家阿诺德(Arnold,M.B.)于1950年提出的一种情绪学说。

她强调大脑皮层对知觉对象的评价与估量在情绪产生中的作用。

在树林里知觉到引起惧怕,在动物园看到笼子里的熊就不会感到惧怕。这种区别是由于对不同情境的认识和评估,这是大脑皮层的神经过程。

因此,皮层兴奋被认为是情绪产生的基础和原因。她把大脑皮层与皮层下的活动联系起来,把情绪和认识联系起来。(6)情绪的认识——生理结合说:美国心理学家沙赫特尔(Schachter,S.)和辛格(Singer,J.)认为,情绪和生理唤醒、认知等因素都有关系。人对自己的生理唤醒状态的认知,决定着他的情绪体验。这一学说不是孤立地强调认知或生理的作用,而是把它们结合起来研究情绪的成因。

上一篇:阈限 下一篇:自然辩证法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