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也纳学派
出处:按学科分类—自然科学总论 天津人民出版社《自然辩证法辞典》第801页(992字)
逻辑经验主义的核心组织。
形成于本世纪20年代中叶的奥地利维也纳。1922年,石里克应邀到维也纳大学接替马赫,担任归纳科学哲学讲座教授,在石里克周围很快便聚集了一批志同道合的科学家和哲学家。1924年,在他的学生费格尔和魏斯曼的提议下,石里克建立了一个关于经验科学哲学问题的小组,每周四晚上讨论逻辑和认识论问题。于是,维也纳学派开始形成,该学派的成员包括卡尔纳普、纽拉特、魏斯曼、克拉夫特、考夫曼、费格尔、齐塞尔、尤阿斯、佛兰克以及门格尔、哥德尔和汉恩等。
维特根斯坦和波普尔虽然不是该学派的正式成员,但也经常参加讨论会。1928年,维也纳学派的部分成员建立了“马赫学会”,宗旨是“普及和促进科学的世界观”和“创造现代经验主义的精神工具”。1929年,纽拉特、卡尔纳普和汉恩共同起草了《科学的世界观:维也纳学派》的宣言,介绍了该学派的成员、研究方向和目标,追溯了继承关系,并简述了主要的哲学主张,维也纳学派正式宣告成立。
20年代中期到30年代末这十多年间,是维也纳学派的全盛时期。
1930年,维也纳学派接办《哲学年鉴》杂志,改名为《认识》。1928——1929年,它在“马赫学会丛刊”的总标题下,出版了一系列专着。1934年,石里克、弗兰克等人又编辑出版《统一科学》丛书。维也纳学派还先后在布拉格、哥本哈根、巴黎和坎布里奇等地召开了五次国际科学统一大会。
30年代末,由于维也纳学派的一些主要成员相继移居国外或去世,维也纳学派实际上已经解体。1931年,卡尔纳普离开维也纳,费格尔去美国。1934年,汉恩去世,门格尔和哥德尔也先后赴美。
1936年,石里克被一个有精神病的学生枪击身亡。30年代末,纽拉特逃往荷兰,魏斯曼逃往英国。1938年,《认识》杂志被迫由莱比锡迁往海牙,更名《统一科学杂志》,1940年停刊。
纽拉特在美国主编《统一科学百科全书》。由于维也纳学派的许多成员到了美国,40年代起,美国成为逻辑经验主义的新中心。
维也纳学派继承了英国唯心主义经验论和第一代、第二代实证主义传统,它的许多观点则深受维特根斯坦的影响。它所关心的理论课题有:(1)哲学和科学的关系,哲学的本质;(2)哲学与形而上学的关系,如何拒斥形而上学;(3)可证实性原则及其意义标准;(4)科学语言与科学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