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中县地形地质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中山大学出版社《中国黎族大辞典》第358页(932字)
琼中县地貌呈穹窿山地状,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
地形较为复杂,境内山峦叠峰,群峰峻峭,连绵不断。主要为山地,少部分矮山丘陵和夹谷谷底。境内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大部分蜿蜒于南部和西部边界上。中部多为低山高丘,北部丘陵、台地、河流阶地穿插于丛山谷地之间,冲积平原在西部的什运河沿岸和东部的长兴河中段。
琼中县的地质以花岗岩为主,占总面积的88.3%,其次是紫色岩,占6%;砂页岩占3.2%,安山岩占1.8%;石灰岩占0.7%。
根据地质工作者考证,琼中县山地的形成是复杂的。
大约在距今20500年的中生代时期,地壳发生了强烈的印支运动,海中地壳隆起,露出水面,形成了海南岛的雏型。在地壳变动的强大地应力和热力作用下,位于琼中县、儋州市一带的海中沉积的岩层发生了变化——混合岩和花岗岩化,慢慢地变成了花岗岩。不断变动的地壳运动,使处于五指山一带的地壳产生断裂,变得十分脆弱,导致地下深处炽热岩浆突然上升,冲出地皮,成为火山。从火山口中喷出的酸性岩浆,二氧化硅含量多,粘度高,爆发猛烈,并在附近地区堆积成山。在尔后的地质时期,地壳不断上升,隆起形成山脉。而五指山的峰状“五指”山顶,又是由于山脉岩石节理裂隙的发育,在外力的作用下,被切割、剥蚀、崩解和风化,才逐渐形成了今天的琼中山地。
琼中县的土壤主要由花岗岩和少量紫色砂岩、砂页岩、安山岩风化而成。土壤类型多样,土深厚肥沃。
按成土母质的不同,全县共分为6个土类,12个亚类,33个土属,82个土种,71个变种。灌丛草甸土分布在海拔1600米以上的高山;750-1600米的为黄壤土;350-750米的为赤红壤土,宜发展林业生产;350米以下为砖红壤土,分布于丘陵台地,占全县总面积的51.3%,土地肥沃,是种植农作物和热带经济作物的主要基地。
水稻土壤主要分布于河流阶地,山间谷地和缓坡地段。旱地主要分布于中部和东北部的低山丘陵上,属赤红壤土和砖红壤土。
这个县的山坡较广阔,水草丰盛,有很多良好的天然牧场,对发展畜牧业生产十分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