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国黎族大辞典

巴戟天

书籍:中国黎族大辞典 更新时间:2018-09-10 21:31:00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中山大学出版社《中国黎族大辞典》第67页(686字)

巴戟天又名巴戟、肠风,属茜草科,为多年生常绿草质藤本植物,根肥厚弯曲,多少呈链珠状,枝丛生藤状圆柱形,小枝纤细且上有短毛,灰白色或暗褐色;叶对生,腊质,通常呈长椭圆形,顶端尖,基部纯,边缘有疏毛,背面有短毛;花白色,小型,排成小型头状花序;浆果近球形至扁球形,熟时红色,种子4粒,近卵形。

巴戟天,属着名的四大南药之一,是我国热带、亚热带地区野生药用植物,在海南岛主要分布于万宁、保亭、琼中、乐东、屯昌、琼海等地的低、中海拔600米以上的山谷、山坡次生灌木林中。林缘,常见于土层深厚、疏松、排水良好、含砂质红壤土的疏林和灌木丛中。

野生藤本性喜温暖而雨量充沛的丘陵或低阴坡处,适于生长,经人工栽种驯化后,幼苗须荫蔽,成年植株喜阳光,较耐旱,根、茎、枝呈圆柱形,植株伸蔓攀援于杂木灌丛间。巴戟天是我国民间一种名贵的中药材。

它的块根富含巴戟天素、维生素C和糖类,性辛、甘、微温,入药有补肾壮阳、强筋健骨、健脾止血、安脏止血等作用。民间常用来主治肾亏、阳萎早泄、小腹引痛、腰膝酸痛、风湿寒痹等症均有良效,还可治夜尿多、白浊、女子宫冷不孕、经寒不调、脚气、老人咳逆喘促等病,为中药中之上品。

巴戟天的作用大,药用价值高,全年均可采挖,但以秋、冬季为好。挖后即除去须根,洗净,晒至半干后用木棒稍打扁,再晒干至干燥便可。

栽培可用扦插、压条和种子繁殖。现野生产地资源枯竭,林中已很难找到药用块根,因此.本种已被列为国家三级保护的野生珍贵植物。

上一篇:见血封喉 下一篇:中国黎族大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