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结和球团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复旦大学出版社《国际惯例词典》第536页(1431字)
经过选矿获得的精矿和开采、破碎富矿过程中产生的富矿粉不能直接入炉冶炼。
这种矿粉如果直接入炉,将影响炉子的透气性,而且会被鼓风吹损,因此入炉粉矿必须预先造成块状,简称造块。粉矿造块的方法,应用最广的是烧结法,球团法在最近几十年来也发展得很快。目前世界主要产钢国家中,烧结法运用最好的是日本,其产量和各项技术经济指标都名列前茅。球团生产较好的国家则是美国和西欧。
我国也以烧结法为主,球团法次之。
1.烧结。现在全世界主要产钢国家的烧结厂使用的烧结机,几乎都是用带式(DL式)下抽风烧结法。今以带式烧结机为例进行介绍。
从贮矿槽排出的烧结原料(粉矿、熔剂、燃料等)经配料室进行配料后送到圆筒混合机,在混合机中添加水分造球,随后经布料器装到烧结机本体台车上。台车在烧结机本体轨道上向排矿部运行,此时,首先由点火炉将烧结原料表面点火,开始烧结反应。点火后,由下部风箱通过料层强制抽风,抽过的空气与原料中的焦炭燃烧产生热量。烧结原料由于物理、化学变化形成烧结矿。
赤热的烧结矿再经过破碎、冷却、筛分等处理,将5毫米以上的烧结矿作为成品送往高炉,5毫米以下的烧结矿作为返矿返回配料矿槽。另外,有部分成品粒度的烧结矿作为铺底料送铺底料矿槽。
目前世界主要产钢国家的高炉原料,95%以上都采用烧结矿。产量最高的要数日本,已达2亿吨左右。最大的烧结机也产生在日本的若松厂和大分厂(600米2),据说大于600米2的烧结机正在设计中。日本最初的烧结开始于1910年11月的釜石钢铁厂,当时还只是一个很老式的烧结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八幡建立了日产1000吨的DL式(Dwight-Lloyd)烧结机,从1954-1981年其烧结矿产量从几百万吨提高到1亿1千万吨,其发展速度颇为惊人。
最近10年又从1亿吨增至2亿吨左右,其产量和各项经济技术指标都属世界一流。前苏联、美国和我国烧结矿的产量都在1亿吨以上,其次是德国(4000万吨)、法国(3000万吨)、意大利(2000万吨)、英国(1500万吨)。
各项烧结技术经济指标都稍逊于日本。
2.球团
把精矿粉和熔剂等原料在混和机或混炼机中进行混匀,然后再经圆筒或圆盘造球机造成直径10毫米~30毫米的生球。生球(Green ball)进入竖窑或带式焙烧机或链篦机-回转窑中干燥和在低于烧结温度下焙烧并使矿粉颗粒达到固结的工艺叫球团。用球团法生产的球状矿料叫球团矿。
球团矿90%以上用作高炉原料。使用最多的国家是美国、日本,每年生产量在3000万吨以上。
我国球团矿产量只有几百万吨,主要有包头、武汉、杭州等钢铁厂。
球团矿具有粒度均匀、透气性和还原性较好等优点,所以已逐渐被高炉接受,但球团焙烧的温度较难控制,比烧结严格得多,温度过低固结不好;温度过高容易产生液相,使球团互相粘结。且球团矿对原料的要求也较严格,原料粒度小于200网目(即相当于0.074毫米)的颗粒要占50%~60%以上,同时矿粉含水量要低,这种种原因使球团矿的生产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