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金钱草
书籍:中医大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17 13:14:19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医大辞典》第87页(377字)
见《重庆草药》。
又名金钱草、地蜈蚣、四川大金钱草、铜钱草、对座草、一串钱、黄疸草。为报春花科植物过路黄Lysimachia christinae Hance的全草。分布河南、陕西及长江流域和西南地区。苦、酸,凉。入肝、胆、肾、膀胱经。清热解毒。
利尿排石,散瘀消肿。①治黄疸型肝炎,胆囊炎,胆结石,尿路感染及结石,水肿。煎服:15~30克(鲜品60~120克)。②治乳腺炎,疮痈肿毒,跌打损伤,毒蛇咬伤。鲜品捣敷并捣汁饮。本品含对羟基苯甲酸,尿嘧啶,山柰酚、槲皮素和它们的甙。
又含氨基酸、鞣质、挥发油、胆碱。预试还含皂甙及内酯类等。
煎剂有利胆作用,可能是促进肝细胞分泌胆汁,并使奥狄氏括约肌松弛。
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它还能溶解尿路结石,钾盐有利尿作用。动物试验对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均有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