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医大辞典》第89页(233字)
病证名。
《证治准绳·幼科》:“大便下血者,是大肠热结,损伤所为也。脏气既伤,风邪自入,或蓄热,或积冷,或湿毒积于脾胃,或疳食伤于脏腑,因兹冷热交击,疳湿互作,致动血气,停留于内,凝滞无归,渗入肠中,故大便下血也。”《张氏医通》:“小儿多因胎中受热,……或儿自食甘肥积热,或六淫外侵而成。粪前见血者,清胃散加槐米,粪后见血者,清胃散加犀角、连翘。
”热者,宜清血,用犀角地黄汤;病后元气下陷者,宜补气摄血,用补中益气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