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乱
书籍:中医大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17 14:29:10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医大辞典》第273页(315字)
①指气机紊乱,失去正常的升降出入秩序,为《内经》九种气机失常病证之一。
《素问·举病论》:“惊则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矣。”《类经》注:“大惊卒恐,则神志散失,血气分离,阴阳破散,故气乱矣。”本证由于情志因素所致者常见呼吸喘促,神志散乱、心慌汗出,脉来急速不匀。治宜平惊镇怯,安神定志。
参见九气条。②病证名。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吐泻于夏秋大热之时,伏暑伤冷,则心脏烦躁,小便不利,清浊不分,阴阳二气相干,名曰气乱。……其证乘热伤冷,气逆而喘,腹胁胀满,身热脉乱,头痛体疼,如伤寒之状,上即大吐,下即大泄,重者四肢厥冷,脚胫转筋,法当调顺其气,分别清浊,升降阴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