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医大辞典》第387页(252字)
出《本草经集注》。
又名酸榴根。为石榴科植物石榴Punica granatum L.的根皮。
酸、涩,温,有毒。
驱虫,涩肠,止带。
可治蛔虫病,绦虫病,久泻,久痢,赤白带下。煎服:4.5~9克。用于驱虫,忌用油类泻下剂并忌食油脂类食物。本品含异石榴皮碱、伪石榴皮碱等生物碱,β-谷甾醇、甘露醇、鞣质等。
异石榴皮碱和伪石榴皮碱均有杀灭绦虫作用,而以前者的作用为强。毒性较大,动物表现为脊髓兴奋,肌肉痉挛及呼吸麻痹;对人可引起头痛、眩晕、呕吐、腹泻、失明、惊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