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医大辞典

自汗

书籍:中医大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17 16:32:48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医大辞典》第591页(379字)

证名。

①指发热汗出。亦称自汗出。

见《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②指清醒时不因劳动而常自出汗。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自汗证治》:“夫自汗,多因伤风伤暑,及喜怒惊恐、房室虚劳,皆能致之。无问昏醒,浸浸自出者,名曰自汗。

”《丹溪心法·自汗》:“自汗属气虚、血虚、湿、阳虚、痰。”《证治汇补》卷三:“阳虚自汗,必恶寒;火热自汗,必躁热;伤湿自汗,困倦身重,天阴转甚,声如瓮出;伤风自汗,头疼身热,咳嗽烦闷,鼻塞流涕;伤暑自汗,身热口渴、烦躁面垢;痰证自汗,头眩呕逆,胸满吐痰;心虚自汗,怔忡恍惚;肝热自汗,口苦多眠;肾虚自汗,潮热咳嗽;脾虚自汗,倦怠少食。”又肺虚,伤寒、温病、柔痉、霍乱等多种病症均有自汗。详阳虚自汗、气虚自汗、血虚自汗、虚劳自汗、心虚自汗、肺虚自汗、脾虚自汗、肝热自汗、痰症自汗、伤湿自汗等条。

上一篇:血寒经行后期 下一篇:中医大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