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医大辞典》第775页(186字)
①病名。
为局部汗液带有特异臭味的一种病证。见《外科正宗》卷四。
又名体臭。
多由湿热内郁或遗传所致。本病多发于腋下,其它如乳晕、脐窝、外阴、肛周等处亦可发生。患处皮肤分泌带有异臭的汗液,夏季较重。
治疗:用枯矾粉干扑;或密陀僧散加枯矾粉外扑。亦可用五香散水调外搽患处。
相当于臭汗症。
②闻诊中,医生嗅觉分辨的病体气味。详嗅气味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