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医大辞典》第881页(179字)
出《本草纲目》。
又名柿涩。为柿科植物柿Diospyros kaki L.f.的未成熟果实加工制成的胶状液。
涩、苦。
治高血压病。内服:每次1~2匙,米汤和服,每日二至三次。本品含柿漆酚、胆碱及乙酰胆碱等。
胆碱及乙酰胆碱抑制心血管,兴奋平滑肌。在体外柿漆有溶血作用,注射入兔体,可引起红细胞形态变化及淋巴球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