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半夏汤
书籍:中医大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17 19:22:38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医大辞典》第1038页(483字)
①《全生指迷方》卷三方。
茯苓四两,半夏(汤洗)二钱半,旋覆花三钱,炒甘遂一钱。为粗末,水煎前三味取汁,调甘遂末半钱服,以利为度。治因大醉当风入水,湿加于热,内蒸脾气而致的酒疸,心下懊痛,足膝胫肿,小便黄,面发赤斑。②《医学正传》卷三方。
茯苓、半夏、白术、炒神曲各一钱,橘红、天麻各七分,炒麦芽一钱一分。为粗末,加生姜五片,水煎热服。
治脾胃虚弱,身重有痰,恶心欲吐。③《增补万病回春》卷三方。
茯苓(去皮)、半夏(姜汁炒)、陈皮、苍术(米泔浸炒)、厚朴(姜汁炒)各一钱,藿香八分,砂仁五分,乌梅一个,炒干姜、甘草各三分。为粗末,加生姜三片,水煎徐徐温服。治水寒停胃,呕吐不止。④《证治准绳·幼科》集七方。
半夏(汤泡)五钱,茯苓(去皮)二两。为粗末,每服三钱,加生姜三片,水煎,去滓,不拘时热服。
治呕哕,心下坚痞,膈间有痰水,眩悸。⑤《杂病源流犀烛·脏腑门》卷四方。
①赤茯苓、半夏、陈皮、苍术、厚朴。水煎服。治痰饮呕吐。②麦芽、茯苓、半夏、白术、神曲、橘红、天麻、生姜。
水煎服。治食痹,食已心下痛,隐隐不可忍,吐出痛方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