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医大辞典》第1062页(245字)
指面部虚浮微肿。
多属虚证。《古今医统·面部门》:“面浮属脾土肺金,……面浮则为虚。因脾伤劳役,饮食失节,水土不调,脾气输散不常,肺气传布失度,故面虚浮,眼下如卧蚕之状,或有气喘,皆其候也,此正气不足,脉必虚弱或浮而无力。
”《景岳全书·面病》:“面肿有虚实,肿者为实,浮者为虚。……虚浮者,无痛无热而面目浮肿。此或以脾肺阳虚,输化失常,或以肝肾阴虚,水邪泛滥。
”脾肺阳虚者,宜补中益气汤,肝肾阴虚,水湿上泛者,宜六味、八味地黄汤。参见面肿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