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蒸
书籍:中医大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17 19:42:33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医大辞典》第1090页(281字)
病名。
①五蒸之一。因形容其发热自骨髓蒸发而出,故名。《外台秘要》卷十三:“骨髓中热,称为骨蒸,”《诸病源候论·虚劳骨蒸候》:“蒸病有五。
一曰骨蒸,其根在肾,旦起体凉,日晚即热,烦躁,寝不能安,食无味,小便赤黄,忽忽烦乱,细喘无力,腰疼,两足逆冷,手心常热,蒸盛过伤,内则变为疳,食人五藏。
”骨蒸常有盗汗、遗精、梦交,或经讯失调等症。多由阴虚内热所致,治宜养阴清热,常用秦艽鳖甲散、柴前梅连散等方。又为二十三蒸之一。参见蒸病、五蒸、二十三蒸等条。②指痨瘵。
《杂病广要·骨蒸》:“骨蒸即后世所称痨瘵是也。”详痨瘵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