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山龙
书籍:中医大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17 20:16:36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医大辞典》第1176页(369字)
①见《东北药用植物志》。
又名穿地龙、地龙骨、野山药。为薯蓣科植物穿龙薯蓣Dioscorea nipponica Mak.的根茎。
分布东北、华北、华中、华东及四川、甘肃、陕西等地。苦,平。
祛风,活血,止痛,消肿。①治风寒湿痹,劳损扭伤,急性化脓性骨关节炎,慢性气管炎,疟疾,近用于甲状腺瘤,甲状腺机能亢进。
煎服:9~15克。②捣敷痈肿恶疮。
本品含薯蓣皂甙等多种甾体皂甙,少量25-异-螺甾-3,5-二烯等。
根状茎的水提取物,对小白鼠有镇咳、祛痰作用,对豚鼠有平喘作用。
体外试验,水煎剂有抗流感病毒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八迭球菌、大肠杆菌、卡他球菌、脑膜炎双球菌、甲型链球菌等也有抑制作用。总皂甙能显着降低兔血胆甾醇及血压,增加尿量、改善冠脉循环。
②见《泉州本草》。为南蛇藤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