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医大辞典》第1234页(229字)
证名。
见《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六。因跌扑、负重或其他外伤后血离经脉,流溢停于肢体组织内所致。症状可因瘀血部位,量之多少及时间久暂不同而异。
如滞于肌肤则肿痛青紫;郁于营卫则血瘀而生热;积于胸胁则为胀闷;结于脏腑则为瘀块、血瘕。
治宜活血祛瘀。内服复元活血汤或血府逐瘀汤。
日久者可酌用地鳖虫、穿山甲等祛瘀通络药。体表有瘀肿可外用红花、赤芍、生地、归尾、桃仁、白芷、南星、大黄等研末,酒水各半调敷,或用栀乳散开水调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