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医大辞典》第1243页(259字)
①《证治准绳·幼科》集三方。
北柴胡、人参、当归(酒洗)、黄芩、赤芍药、炙甘草各一两,大黄、炒桔梗、北五味子、半夏各五钱。每服二钱,加乌梅、小角姜各少许,水煎,不拘时服。
治骨蒸疳气,五心烦热,日晡转盛,口干无味,渴多身瘦,胸满痰紧,小便色黄,食减神昏。
②《医宗金鉴·幼科心法要诀》卷五十二方。
赤芍药、柴胡、黄连、姜半夏、桔梗、夏枯草、龙胆草、浙贝母、黄芩、甘草。加灯心,水煎服。
治无辜疳,症见颈项生疮,或项内有核如弹,按之转动,软而不疼,或便利脓血,身体羸瘦,面黄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