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医大辞典》第1244页(255字)
①《古今医鉴》卷三方。
麻黄、杏仁、枳壳、桔梗、柴胡、黄芩、半夏、知母、石膏、葛根各一钱,甘草五分。加生姜三片,水煎服。治伤寒潮热,咳嗽痰盛,胸胁痛,烦渴引饮,脉洪数。②《张氏医通》卷十六方。
柴胡、黄芩、人参、炙甘草、半夏、生姜、大枣、枳壳、桔梗。水煎服。治少阳寒热,痞满。③《重订通俗伤寒论》方。
柴胡、黄芩各一钱至一钱半,枳壳、姜半夏、橘皮各一钱半,生姜、桔梗、雨前茶各一钱。水煎服。治寒热往来,形如疟状,头昏咽干,胸胁痞满,或呕或哕,或耳聋目眩,脉弦苔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