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伤
书籍:中医大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17 21:03:45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医大辞典》第1293页(276字)
病名。
见《千金翼方》卷二十。又名火烧疮、汤泼火烧。
是由接触物性高温或强酸、强碱等化学因素所引起的损伤。
轻浅者一般不影响内脏功能,仅在局部呈现红晕、起疱、或腐烂;重者损害面积大而深,皮焦肉烂,热毒炽甚,耗伤体内阴液。
甚则热毒内攻,出现口渴、发热、神昏、便秘、小便不利等症。轻者只须外治,用地榆、大黄等量,冰片少许研末,香油调敷。
重者宜内服清热解毒、凉营熄风之剂。选用黄连解毒汤、犀角地黄汤、羚羊钩藤汤等。
若病久体弱者宜补气养血,用八珍汤。外治包括清洗疮面、水泡处理、清除焦痂或植皮处理,亦可涂敷上述药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