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劳盗汗
书籍:中医大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17 21:36:31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医大辞典》第1377页(320字)
病证名。
见《诸病源候论·虚劳病诸候》。有阳虚阴损之别。《圣济总录·虚劳盗汗》:“此盖虚劳之人,阳气外虚,风在肌表,腠理虚疏,心气不足故也。不治则荣卫衰损,肌肉消悴,变为羸瘠。
治虚劳荣卫不调,夜多盗汗,四肢烦疼,饮食进退,肌瘦面黄,麦煎汤。……虚劳夜多盗汗,面色萎黄,四肢无力,不思饮食,咳嗽不止,柴胡鳖甲汤。
”《证治汇补·汗病》:“盗汗者……此症多见于虚劳之人,阴气损伤,宜养荣清热。若大病之后,新产之余,及久出盗汗不止,则阳气亦虚,宜补气固阳。
”阳气虚者,治宜益气敛汗,可用参芪汤、牡蛎散;心阳虚者,宜柏子仁汤;心肾两虚者,用心肾丸;阴虚者,可用黄芪鳖甲散、秦艽汤。
参见盗汗、阴虚盗汗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