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医大辞典》第1411页(267字)
①《金匮要略》方。
猪苓、茯苓、白术各等分。为末,每服方寸匕,米饮调下,日三次。
治呕吐后思水,胃中续有停饮。②《太平圣惠方》卷四十五方。
猪苓、赤茯苓、知母、槟榔、柴胡各一两,吴茱萸(汤浸七遍,焙干、微炒)一分,炒甘草、木香、黄芩、犀角各三分。为末,每服四钱,加生姜半分,水煎服。
治瘴毒脚气初发,心中壅闷,四肢烦热,时时恶寒,脚膝疼痛,不欲饮食。③《银海精微》卷上方。
猪苓、木通、大黄、栀子、狗脊、滑石、篇蓄、苍术各一两,车前子五钱。为末,每服三钱,盐汤送下。
治眼目有黑花,芒芒如蝇翅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