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医大辞典》第1429页(251字)
病证名。
出《颅囟经》①系小儿受到惊恐而引起的啼哭。《景岳全书·小儿则》:“盖小儿肝气未充,胆气最怯,凡耳闻骤声,目视骤色,虽非大惊卒恐,亦能怖其神魂,醒时受怖,寝则惊惕,或振动不宁,或忽而惊叫,皆神怯不安之证。”治以安神养气为主,如独参汤、秘旨安神丸之类。
②指小儿睡里忽啼而惊觉者。
《普济方》谓有阴阳二证及半阴半阳证。阴证,身凉,大便呈青绿色,时复惊啼;阳证,则身热,精神不定,睡中惊啼;又有身凉大便赤黄而啼者,有身热大便青白而啼者,则属半阴半阳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