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苏子
书籍:中药小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17 12:12:08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医古籍出版社《中药小辞典》第57页(568字)
果实类药材。
(1)释名:即紫苏的果实。(2)功能:性温。①止咳平喘。治咳嗽气喘,常与白芥子、莱菔子同用。②润肠通便。能治较轻的便秘。
(3)用法:水煎服5~10克,用时捣碎,后下。(4)药材特征:扁球形,表面棕色,有网状纹理。
质软,易捻碎。
富含油脂,有特异香气。
〔炒苏子〕 处方名。即用清炒法炮制的苏子。
炒后可减弱其滑肠作用。苏子炒用是中药业常规,除处方注明“生苏子”外,其它名称一律以“炒苏子”配方。
〔白苏子 玉苏子〕 为唇形科植物白苏的果实。两者主要区别为,紫苏子色黄褐或黑褐,粒较细小,气香力厚;白苏子色呈灰白而粒大,气较淡薄,功同苏子而力逊。
〔苏子〕 处方名。系“紫苏子”的简称。
〔黑苏子 杜苏子〕 处方名。即野生的紫苏子。
形小色黑,故名“黑苏子”。
亦有称其为“土苏子”者,处方时嫌“土”字不雅,故写作“杜苏子”。
〔南苏子〕 处方名。“紫苏子”旧分南、北二种,形态南小(野生)北大(栽培),现商品中多不加区分,统称为“紫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