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外影视大辞典

电影人类学

书籍:中外影视大辞典 更新时间:2018-10-07 18:42:52

出处:按学科分类—艺术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中外影视大辞典》第31页(1060字)

研究电影的观念和方法论的电影学学科。

它是由法国作家、理论家埃德加·莫兰以萨特的“影像论”为基础提出的,其研究的重点是银幕的客观影像与人的主观心像之间的关系,以及人的能动作用。莫兰把影像的魔力看作是一种与心像结合的“化身”,“化身”的概念是莫兰的电影人类学基础,而“化身”这一概念也正是来源于萨特的理论。英国哲学家休谟在他提倡的影像论中,认为影像是与现实客体毫无关系的意念产物,是一组幻影。

萨特对此是持否定态度的,并在《想像力问题》一书中提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影像论。萨特认为,影像要有一定的对象物,针对那个对象物所产生的有关意念便是影像,也即“心像”。影像是可以体验到的存在,是一种无法直接感知到对象的非存在的存在。

人与影像的交流之所以成为一种可能,主要是由于人与现实的影像化是以一定的物质作为素材,并紧紧地依附于该素材,通过作为类比代替物的客观物像在我们的知觉中再现不在眼前的对象,并通过主观补充赋予影像的意念以客观性,从而达到一个“主客观融合”的境地。所谓影像,离开本身的意念就不复存在。因此,外部化的影像就是“变成他人的自我,也就是另外一个自我”。自己观看自己,镜子和镜子,幽灵和幻觉等都是“化身”,都是二重像,这种神秘的活动正是影像的魔力。“化身和影像是同一个现实的两极”,影像就是“化身”。莫兰在他的名作《人与死》中从人类学角度涉及了魔术和参与的问题,在《电影或想像的人》和《明星论》中从人类学角度分别研究了电影的魔术性和演员的魔术般的力量的所在。

莫兰认为,影像是心像的客观化,因此,电影就跟神话和传说、符咒和神灵一样,是这些现象的形态。在电影中,影像的魔力是通过拟人化的拟物化,以及投射和同一化的能力确立在其中的,莫兰称“拟人化”为“人格化”,称“拟物化”为“物性化”。所谓人格化就是“要让自然的事物和生物具有人类作为个人的‘各种性格的倾向’”在投射过程中显示出来,形成化身化;所谓物性化就是“人与个部世界的同一化”,从同一化达到变身。

投射和同一化的结合使我们观看影片时接近魔术,通过电影独有在那种“唤起感情的能力”,使我们得以体会到银幕世界和现实世界合二为一的境界。莫兰认为这个情感运动的过程就是“参与”,是电影特有的功能。当然,电影观众的行为尽管属于魔术范畴,但它与原始人的魔术体验又是完全不同的。

对于原始人来说,魔术是物象化的知觉对象,而电影对于观众则是转化为审美意识的感情,观众通过电影那种现实与非现实交错的影像运动,便得以体会到在清醒状态下的幻梦。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