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琛元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辽宁人民出版社《中国知名民营企业家大辞典》第35页(2019字)
【介绍】:
青海省西宁市小商品批发市场总经理。
1945年10月出生于西宁市王家庄,1959年参军,1963年当工人,1966年返乡务农,1983年任西宁市中庄乡王家村党支部书记,1994年被评为青海省劳动模范、全国劳动模范。
1984年以前,王家庄没有任何企业,仅靠130亩地养活全村村民,剩余劳动力多,集体经济薄弱,群众生活困难。如何改变贫穷落后面貌,使群众尽快富裕起来,这是摆在村党支部“一班人”面前的新课题。
新当选的支部书记王琛元上任后,发动党员、群众展开了一场大讨论,经过讨论,统一了思想。
大家一致认为,只有把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做为发展经济的突破口,才能摆脱贫穷,改变落后的面貌。王琛元和党支部“一班人”干了起来,他们多方集资、贷款,又四处奔走调查,先后办起了饲料加工厂、旅社、服装厂等企业。
经过几年努力,初步站稳了脚跟。但是,王琛元没有满足于已取得的成绩,居安思危的他又要求支部“一班人”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想别人不敢想的事,走别人没走过的路。
他在多方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由村上投资兴办一个农贸市场的想法,得到了大家的赞同,并很快付诸实施。为办好市场,他组织村干部多方筹资80多万元,市场在1987年7月破土动工,于1988年9月竣工。兴建起的农贸产品批发市场有两层砖混结构营业房244间,活动房屋50间。在克服开业后不景气、贷款利率高等多种困难,为个体户提供各项服务措施,开辟良好的经营环境,终于引来了各方商客。
一个以批发水果、粉条、茶叶等品种为主的综合批发市场形成了。第二步的成果使王琛元同志受到了很大的教育和启发,他的思想认识又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以后,王琛元的思想进一步解放,开拓进取的创新意识更强。在他的带领下,支部“一班人”又奔走于西宁各市场、外州县和兰州等地,调查市场、了解个体户。
他感到,西宁市缺少一个场地宽阔、交通条件便利、地处近郊的小商品批发市场,而王家庄正好具备了这些条件。一个清晰明确的思路又在他的脑海中形成了,即在西宁市建一个小商品批发市场。这个大胆的想法得到了区、乡领导的支持,但当时王家庄缺乏资金,部分农民死守承包地不让拆迁温室大棚。在困难重重的关键时刻,他发动老党员、老干部反复做群众的思想工作,并组织全村德高望重的老人和温室大棚承包户到兰州参观取经,使大家开阔了眼界,统一了思想,取得共识,同意把王家村这26亩地变成致富的风水宝地。他夜以继日地外出联系,大胆引进资金。当时正值寒冬腊月,高原特有的寒气逼人,王琛元同志以“铁人”艰苦创业的精神为榜样,他吃住在工地,节假日放弃休息,精心组织、精心施工,整个市场基建工程仅用150天就建成了。1993年3月28日,小商品批发市场正式开业。两年来,市场以优越的地理条件和周到优质的全方位服务,吸引了江苏、浙江等17个省市的1100多个体户进入市场营业,形成了青海省第一家集农副产品和小商品批发为一体的民办大型综合型市场。
市场总占地面积52亩,总投资510万元,拥有营业房914间、摊位700个,日客流量3万人次,节假日高达4万人次。经营品种有服装鞋帽、中高档布料、日用百货、五金电器、儿童玩具、文化用品、干鲜果品、粉条、茶叶、禽蛋、蔬菜、肉类等上万个品种。产品辐射到青海省各州县和西藏等地,日成交额达30万元,进入了青海省十大市场前列。市场的建立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给国家年上缴利税达280万元。
在办好批发市场的同时,他又组织广大群众兴办服务业和运输业。1994年他通过各种渠道筹资300万元,购置汽车55辆,组成汽车队,跑遍了27个省、市、区,为市场提供了优质服务。与此同时,他还引导农民进入市场,从事商业和服务业,做到建一处市场,活一方经济,富一方群众。王琛元时刻把群众冷暖放在心上。
村上有6家贫困户,他把这6户人家作为自己的联系对象,帮助解决他们的困难,并根据不同情况,安排他们在村办企业上班,子女上学全部免费。王琛元一心一意为群众,群众称他为领导大家致富的好带头人。他从公共积累中拿出一部分钱为群众改造了照明电路,整修了自来水管道,对学生实行公费制。1994年国庆前夕,又给每个村民免费发一套煤气灶具和煤气罐,并每月免费供应一罐气,王家庄成了青海省首家实现煤气村。
如今,大多数村民盖上了新房,添置了冰箱、彩电和高档家具,有的还装上了电话,群众称赞他是大胆开拓,勤奋工作,一心为公,不谋私利,带领群众奔小康的好书记。
地址:青海省西宁市互助路143号
邮编:810006
电话:(0971)8149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