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语言、文字 吉林文史出版社《中华成语大辞典》第690页(271字)
舟:船。
求:寻求,寻找。比喻拘泥固执,不懂得随着客观实际的变化来处理事情。《吕氏春秋·察今》: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唐·刘知几《史通·因习》:“夫事有贸迁,而言无变革,此所谓胶柱而调瑟。刻船以求剑也。”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四·颚州黄龙智颙禅师》:“师曰:延平剑已成龙去,犹有刻舟求剑人。”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二十回:“似你这样寻根究底,便是刻舟求剑、胶柱鼓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