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绍琴

书籍:中国中医人名辞典 更新时间:2018-09-28 22:09:47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中医古籍出版社《中国中医人名辞典》第33页(725字)

【生卒】:1919~

【介绍】:

男,汉族,祖籍浙江绍兴,世居北京市,北京中医学院教授。

自幼即随其父赵文魁学医(清末太医院院使),后又从师瞿文楼、韩一斋、汪逢春等。系统学习了中医理论,遍研《内经》、《难经》、《伤寒》、《金匮》、《本草》、《温病》及内外科古典医籍。1934年在北京考取行医,1937年又在汪逢春先生处学习湿温病的临床治疗,1950年参加卫生部第一期中医进修班学习。1956年参加北京中医学院工作,曾任附属医院内科负责人,1975年调中医研究院《中医杂志》社,1977年又任北京中医学院温病教研室主任,现为温病教研室顾问及院务委员,全国中医学会内科分会顾问,北京市政协第六、七届委员,全国政协第七届委员。

着有《温病纵横》、《温病浅谈》、《赵绍琴临床400法》、《文魁脉学》、《赵文魁医案选》,约100万字;在国内外杂志发表“湿温病的治疗”、“在卫汗之可也”、“入营犹可透热转气”、“脉学讲座”、“肝硬化腹水的治疗”等60余篇论文。并多次在全国政协、市政协及健康报发表对中医改革的建议,曾先后被邀去日本、新加坡讲学。强调提高临床疗效是中医发展的关键,坚持教学、科研与临床结合,对肾炎、白血病、肝硬化、尿毒症及发热性疾病有独特的治疗经验;重视脉、舌、色、症合参,尤精于脉学,提出“浮、中、按、沉”四部诊脉方法,并强调相兼脉的重要性;主张用药当分主次,选药以精、当、轻、灵为主。在温病学方面提出在温病的各阶段中应重视透热转气,给邪以出路,反对单纯以凉治热的方法,创湿热病误治后的湿阻、凉遏、寒凝、冰伏四段说。

自1978年以来已培养了多名研究生。

上一篇:李安邦 下一篇:中国中医人名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