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义和团大辞典

大沽口炮台

书籍:义和团大辞典 更新时间:2018-09-12 01:04:35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义和团大辞典》第21页(457字)

位于天津市塘沽区大沽海河口两岸。

大沽口是京津门户,海防要隘,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从明朝中期开始,便在此构筑炮垒。1817年(清朝嘉庆二十二年)修成砖木结构的炮台二座。

后陆续增修,至1841年(道光二十一年)已建成大炮台5座,土炮台12座,土垒13座。

1858年(咸丰八年)清政府又派钦差大臣僧格林沁全面整修,时共计大炮台6座,其中3座在南岸,2座在北岸,分别以威、震、海、门、高五字为号;另一座建在北岸石壁处。四周另建有小炮台25座。

大炮台均为砖木结构,有方、圆两种,外用三合土夯实包裹,一般高10至17米。每座炮台设大炮3门,驻兵400余人。

1870年(同治九年),李鸿章又主持修筑炮台,除加固和重建原有炮台外,又增筑平炮台3座。

光绪年间,除在大沽口增建炮台外,还购置欧洲铁甲快船,硑船、水雷船,以加强海防力量。根据《辛丑条约》的规定,1901年大沽口炮台被拆除。解放以后,炮台遗址受到国家保护,198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现存炮台遗迹2座,大炮3门。

上一篇:大邑教案 下一篇:义和团大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