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帝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太平天国大辞典》第277页(722字)
(1)基督教《圣经》God的译名。
God的汉译,唐代景教称“天元真主”;明末清初天主教以“天主”与“天”、“上帝”并用,1704年罗马教皇禁用“天”和“上帝”而称“天主”。19世纪初基督教改正宗(新教)传入,马什曼(J.Marshman)译《圣经》和马礼逊(R.Morrison)译《神天圣书》作“神”或“神天”。此后,英、美传教士为“上帝”和“神”两个译名争论不休,各执己见。
荷兰布道会传教士、德人郭施拉(Karl F.A.Gtitzlaff)首先译称“皇上帝”。太平天囯癸好三年(1853)印行的《旧遗诏圣书》、《新遗诏圣书》,袭用此译名。
(2)上帝教的独一真神。
太平天囯本《诗经》“皇矣上帝”、《尚书》“惟皇上帝”之义,援引儒家典训,凡“上帝”均冠以“皇”字,把我国传统的天神“上帝”,与基督教的“皇上帝”爷火华合而为一。这个中西合壁的“皇上帝”,成为上帝教崇拜的独一真神,是正直善真的集中代表,也是农民革命力量的化身,与代表清朝皇帝的“阎罗妖”相对立。
《天条书》(初刻本):“藉使三代时君民不是敬拜皇上帝,缘何《大学》有‘《诗》云:殷之未丧师,克配皇上帝’,《孟子》又有‘《书》曰: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其克相皇上帝,宠绥四方。虽有恶人,斋戒沐浴,则可以祀皇上帝’?”《钦定英杰归真》释义:“盖大而无外谓之皇,超乎万权谓之上,主宰天地人物谓之帝。
”故“天王不称皇不称帝,且贬前代僭称皇帝者以侯封之”。这是对历代封建皇帝的否定。
《赐通事官领袖接天义罗孝全诏》:“约书不好些当去,僭皇称帝逆爷亲。”凡用此三字必须避讳。参见“上帝”条。